绍兴首次嵊州这座百年老台门以每分钟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m.39.net/pf/a_5971033.html
上一篇文章: 关于无锡过祖荣诋毁嵊州过氏宗谱的严正声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托举,平移,先向西面15米,
再向北面近40米!
这是嵊州这座百年老台门
未来一周的迁徙轨迹
今天上午9时15分,位于嵊州市甘霖镇苍岩老街的百年建筑基成台门被一个“钢架托盘”抬着,以每分钟2-3厘米的速度,开始沿着铺设好的轨道滑向新建的地基——距离它一个世纪前扎根的位置约为55米。百年来的第一次“迁徙”清光绪年间,嵊州一位名叫俞基成的师爷卖掉了60亩地,在甘霖镇苍岩村建起了一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徽派建筑,他用自己的名字对它命名——基成台门。此次整体平移在绍兴市属首次,如此大体量的平移,在省内也是第二例。重获新生:百年台门整体平移嵊州甘霖镇苍岩老街拥有多年历史,老街两侧不少建筑是明清时期的遗存。基成台门,是其中的代表。台门坐北朝南,南临澄潭江,占地面积.26平方米,建筑面积.23平方米,台门结构独特、严谨,布局合理。外有门楼,设内、外天井,正厅有宽敞的檐廊,设圆洞门通向侧屋,耳房、侧屋均设天井。牛腿、格扇雕刻较精美,保存较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年8月被确定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点。然而,这座百年台门,却时刻面临重大威胁。苍岩村地处澄潭江和小乌溪江两江交汇处,防洪设施十分薄弱,周边群众常受洪水危害。自基成台门建成后,仅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洪涝就达四次之多,年及年两次特大洪水,均水深至建筑内部正厅天井花机石凳处,洪涝对该建筑的延续存在致命的威胁和影响。今年,嵊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澄潭江(苍岩段)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防洪大坝的建设需要对苍岩村沿江建筑进行拆除,其中基成台门亦位于拆迁范围之内,经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水利专家多次现场察看并行文确认,大坝的建设无法避开该文保点。专家组几经商议,最后决定整体迁移。负责此次平移施工的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毛新华向我们展示了整体迁移工程实施的基本思路:在新址修建新基础→在新旧基础之间修建轨道→对建筑上部结构加固→将加固后的房屋与基础分离→安装移动装置→顶推或牵引平移→就位连接。施工单位于今年5月上旬正式进场施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于6月中下旬基本完成托换结构,并于今天正式开启平移。毫厘之争:整体平移难度巨大基成台门的移动方式为水平移动、整体抬升组合路线,迁移需在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及完整性的前提下将建筑物从原址搬迁至新址。虽然只有55米,但将一座重达吨的百年老台门整体移位,堪比大象起舞,难度不可谓不大。由于基成台门年代久远,楼体本身是木质结构,施工方一改原来平移一般用滚轮装置的施工模式,采用了“无感平移”,全程用计算机操作,移动速度和震幅都实现了精准控制,有效控制位移过程中的震幅。在轨道上,他们也采用了钢构材料替代钢筋混泥土的架构。在平移过程中,百台千斤顶的高低误差要在5毫米以内,一旦超过数值范围,也有可能对整个台门造成破坏。据了解,从前期准备到今天的整体平移,施工方将整个过程全程监测,分别对建筑的沉降、倾角、平移位移、关键部位裂缝等进行观测。整体平移完成后还将对台门进行修缮,以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守住城市的根,留住城市的魂基成台门现住有3户人家,俞建农是这个台门的主人之一,他的童年,就是在祖上留下的百年台门中度过的。这里不仅是他祖辈花了大量精力建造起来的房子,也是他家族繁衍生息的一个地方,如今看到这个台门通过科学的方式,依然能保存下来,这让他激动不已。俞建农基成台门户主这里不仅是我家族的传承,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把房子保存下来以后,里面注入了党的温暖和关怀,所以我们也更有理由、有责任把房子好好保存、传承下去。从今天(7月21日)开始,用2天时间把基成台门将先向西面平移约15米,再用3天时间向北面平移39.1米,平移后,再用3天时间,结合标高进行整体抬升,上演现实版的“飞屋环游记”,整个搬迁将在十天内完成。王鑫君嵊州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文物保护越来越重视,我觉得能够保护嵊州市级文保点,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通过这个事情,能够形成保护文物的氛围。……分割线以下,是不可分割的新闻情怀……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文/管小珊
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讲述了故宫文物修复人员背后的故事,展现了那种渗透在血液里的对文物的敬畏之心,这也引发了大家对文物保护话题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zhouzx.com/szshj/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