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环境质量状况怎么样这个新闻发布会告诉
昨天下午
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介绍当前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年环境质量情况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水、气等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年,全市AQI指数优良率90.7%,同比上升1.7%;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臭氧(O3)8小时最大平均浓度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15个县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其中南山水库出口水质达到Ⅰ类水质,12个城市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各项水质指标全年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功能区要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84.72%,比年提升6个百分点。主要做法和成效有:
01
全员行动,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我市始终把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每月现场核查、每月进度通报、后续整改专项考核三项工作制度,年累计开展后续督查人次,检查企业多家,形成督查专报12期,下发督办单82份,通报存在问题90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件信访交办件已基本“案结事了”;9项重点整改任务已完成3项,其余6项整改任务都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完成六夹岙垃圾填埋场(一期)渗滤液处理厂提标改造、嵊新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工程建设,餐厨垃圾收集处置项目、吨/日垃圾焚烧项目等工程达到进度要求。同时集中力量开展“蓝天保卫”“清废净土”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家次,移送公安8起,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起21人,行政拘留4起5人。共受理各类信访件件,同比减少34.07%。
02
雷霆整治,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12+1”行业整治,以执法倒逼等方式强势推进化工、印染、电镀、造纸等行业整治提升,关停“低小散”企业余家,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76家。目前工业园区整治已经按照绍兴市年整治要求完成,印染、化工、塑料粒子、玻璃丝生产、喷水织机等5个行业已经完成阶段性整治任务,其余7个行业正在推进整治提升。其中印染行业整治,20家印染企业关停并转到9家,累计淘汰落后设备台(套),新增先进设备台(套),拆除违法建筑3万余平方米;新生成印染企业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9.47亿元。化工行业整治,14家化工企业关停淘汰4家、完成整治提升10家。
03
精准施策,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成立蓝天保卫战领导小组,实施挂图作战。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完成昂利康、图森木业等7个VOCs深度治理项目,实施印染企业定型机牌证化管理。邀请第三方进行走航监测,开展城北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源排查,建立涉气排放企业清单,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开展臭气异味治理,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及仙岩镇5家造纸企业污水处理池加盖除臭工作。强化车辆尾气防控,年10月份启动柴油货车路面联合执法,至今共开展12次柴油货车联合执法,处罚13起尾气超标排放案件。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年查处机动车检测中心不规范操作案件1起。加强治气能力建设,完成4个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点、开发区大气监测信息实时显示大屏等建设,推进17个乡镇臭氧站建设。每月对21个乡镇(街道)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公布,并将治气工作列入乡镇年度考核。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至目前,涉气重复投诉已下降22%。
统筹推进“碧水十大行动”,全力推进河湖库塘清淤、重污染产业整治、河道综合整治、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清淤42万立方米,完成率%,清淤工程合格率%;完成河道综合治理9公里,完成率%,河道保洁抽查合格率%。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活动,完成2个乡镇所在地、2个生活小区、1个工业园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绍兴市级试点。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投资13亿元,基本建成融“水利、旅游、景观、生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艇湖城市公园;投资万元,布设多个视频监控点,建成河湖智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剡溪江、澄潭江、长乐江、新昌江、黄泽江等5条主要河道市区河段及52座重点山塘水库的实时监控全覆盖。开展饮用水源、15个考核断面、个乡镇交接断面、16家重点企业及黑臭河常规性监测,全年检测各类水样个。
制定净土行动方案,发布嵊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年工作计划,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控名单的2家企业分别与属地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47个农协样、个表层土壤无机样分析测试,完成67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基础信息调查,完成全市10家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填报任务。54个疑似污染地块与国土、建设部门信息共享。
制定清废行动方案,开展工业固废专项排查,完善登记申报制度,已完成9家企业的固废规范化检查,2家省控以上重点企业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动态清理。依托实时在线监控对产生点、贮存点进行日常监管,目前已有21家危废经营和重点固废产生企业在线监控接入环保专网。加强处置能力建设,完成20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终端、餐厨垃圾收集处置等项目建设。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全年查处7起工业固废和危废行政案件,1起危废刑事案件,刑事拘留10人。
04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加快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编制完成《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已正式颁布实施。全年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学校2所,绍兴市级生态村20个,嵊州市级生态村20个。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初步编制。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试点,年共审批建设项目个,“三同时”项目验收个。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分别制定汤浦水库、南山水库“一源一策”整改方案,完成界标及警示牌设置、村级污水处理终端和谷来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化改造、11家企业关停、1家猪场拆除等工作。开展南山水库生态安全评估。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完成家污染源的入户调查、数据采集和录入专网,同时做好质量控制。
年生态环境重点工作
年,嵊州市将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统领,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以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01
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统领,协调推进全市生态工作。
02
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03
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打造环保执法最严城市。
04
以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水平。
问
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已将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了宪法。请问,嵊州是如何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开展美丽嵊州建设的?
答
年以来,我市的美丽建设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强化规划,深入创建,全面落实美丽绍兴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制订实施了嵊州市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年);二是细化工作任务。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了《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美丽嵊州建设实施意见》,全面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组织乡镇,村庄、公司积极申报浙江省“最美田园”、“美丽浙江特色体验地”。同时积极申报绍兴市级生态村、嵊州市级生态村各20个,省级绿色学校2所。
二、强化整治,突出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深化“河长制”管理。推行河长巡河“十必到十必看”,设立“碧水联盟”团队河长,建立“一河双长”体系。二是打响环境要素保卫战,主要有开展蓝天保卫战、“12+1”行业整治、碧水保卫战、净土行动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
三、强化执法,加大力度,打造环保执法最严城市。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固体废物“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项行动,累计关停“低散乱”企业多家,整治提升40家。
四、强化宣传,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环保管理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主动上门、“中介服务跑”等新方式,实现登记表备案“零上门”,已累计完成建设项目网上备案个。以垂直管理改革为契机不断夯实环保工作基层基础。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等活动,切实提升环保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环保队伍,全面推进各项环保工作。以立体式生态环保宣传为手段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美丽嵊州我是行动者广场活动、排污口守望者暨世界环境日宣传志愿活动等系列宣传活动,在《今日嵊州》推出为期一个月的8期环保课堂,加快北京中科曝光白癜风吃啥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zhouzx.com/szsxw/5025.html